全自動封膜機是分子生物學實驗中保障樣本密封性的核心設備,其校準直接影響封膜質量及實驗結果可靠性。以下從準備→檢測→調整→驗證四環節詳解標準化校準流程,助力實驗室建立規范化運維體系。
一、校準前準備
1. 環境與設備核查
確保設備置于平穩臺面,遠離振動源與強磁場干擾;
檢查電源電壓是否符合設備銘牌標注范圍(±5%波動內);
清潔加熱模塊表面殘留膠漬,避免影響溫控精度。
2. 工具與耗材配置
工具:數字式溫度計(精度±0.1℃)、壓力測試儀、秒表、游標卡尺;
校準專用耗材:標準尺寸PCR板/八聯管、空白封膜片、已知熔點的熱敏膜。
3. 人員資質確認
僅限經設備廠商認證的技術員或持證工程師執行校準,操作前需熟讀設備說明書。
二、核心校準步驟
溫度控制系統校準
將數字溫度計探頭緊密貼合于加熱模塊中央,設置目標溫度(如176℃);
啟動升溫程序,實時比對設備顯示值與實測值,待溫度穩定后持續監測5分鐘;
若偏差>±2℃,通過觸控屏進入工程模式修正PID參數,重復測試直至誤差≤±1℃。
壓力系統校準
安裝壓力傳感器至壓頭組件,選用標準厚度封膜進行空載壓力測試;
調節氣壓閥使壓力表顯示值為設備默認值(通常0.4-0.6MPa),觀察壓頭下降速度是否均勻;
通過增減配重塊模擬不同負載,驗證壓力閉環控制的穩定性。
封膜時間校準
放置帶熒光標記的測試膜片,設定最短/最長封膜時間;
啟動設備后用秒表計時,實際動作時間與設定值誤差應<0.2秒;
連續測試5次,計算重復性誤差,超差時需重新標定電機步進脈沖。
封膜效果驗證
選取不同規格耗材(單管/排管/深孔板)進行封膜試驗;
檢查封膜平整度(目視無褶皺)、粘合強度(手撕測試不掉膜)、邊緣完整性(無焦痕);
使用拉力計測量封膜剝離力,結果應符合ISO 11607標準要求。
三、校準后處理
所有校準數據錄入《設備校準記錄表》,包含環境溫濕度、實測數值、調整量等信息;
粘貼校準合格標識,注明有效期(建議每季度復校);
若校準失敗,立即停用設備并報修,嚴禁帶病運行。
四、關鍵注意事項
校準過程中禁止非授權人員接觸設備;
潮濕環境下需延長預熱時間,防止冷凝水影響電路;
更換不同批次封膜時,需重新驗證最佳溫度/壓力參數。
全自動封膜機的精準校準是保證實驗可重復性的關鍵環節。通過系統化的校準流程,可將封膜不良率控制在0.3%以內,顯著提升qPCR、細胞培養等實驗的成功率。建議實驗室建立年度校準計劃,結合日常點檢制度,構建完整的設備質量管理體系。